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十周年 器官捐献协调员有话

来源:河南建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01 05: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奔走于生死之间的器官捐献协调员: “每个人的故事,都值得诉说” (河南日报记者王平曹萍)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长期奔走在生死与悲欢离合之间,尽力完成一次次生死传

奔走于生死之间的器官捐献协调员:

“每个人的故事,都值得诉说”

(河南日报记者王平曹萍)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长期奔走在生死与悲欢离合之间,尽力完成一次次生死传递。他们,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,也被称作“生命的摆渡人”。

24小时全天开机、365天全年几乎无休,总是在与时间赛跑,这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OPO办公室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张亚松的工作节奏。

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工作5年来,张亚松成功完成捐献案例100多例。即使看多了生死,他也会常常忍不住流泪:“这是因为,每个器官捐献者都是伟大的,每个人的故事,都值得诉说。”

时至今日,张亚松依然清楚地记得他当年接触的第一个特殊的病例。患者来自驻马店,是一名出生一个多月的新生儿,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弥漫性脑出血,患儿陷入深度昏迷。

“捐献者年龄小、体重轻,无论是面对孩子的父母,还是考虑到器官捐献手术本身,都是很大的挑战。”接到这个病例的时候,张亚松不知道该怎样在患儿家属面前说出“捐献”二字。

敞开心扉、耐心倾听,与孩子父母一起回忆孩子过往的成长经历,同样身为父亲的张亚松,和这对年轻的父母一起抱头痛哭。

最终,一次次地反复沟通和协调,家属同意将孩子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。为此,张亚松还帮助联系了新郑市福寿园器官捐献者安葬处,“这样做,是要让孩子逝世后有个温馨的‘归宿',更是向孩子及其家属致敬。”

每协调成功一次捐献,张亚松的心情都是复杂的。谈论死亡总是个沉重的话题,特别是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在他看来,这份工作需要爱心、耐心,更需要强大的责任心。

令他记忆犹新的,还有一位生前从事特警工作的年轻患者,26岁突患脊髓炎,在卧床不起7年后离世。得知张亚松的身份后,患者父母坚决不同意器官捐献。但在整理遗物时,他们意外翻到儿子手机里保存着器官捐献登记表的照片。于是,老两口又主动找到了张亚松。

这些年,张亚松经历着太多的悲欢离合,每一次协调成功的背后,他都会亲自走进手术间,为逝去的患者擦拭身体、清洗头发,亲自为患者穿上衣服、参加追悼会,直至最后顺利安葬。“让每一位器官捐献者有尊严地离开,让家属感到做出决定不后悔,这是我最大的职责所在。”张亚松说。

文章来源:《河南建材》 网址: http://www.hnjc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01/1007.html



上一篇:河南焦作三名男孩饭店消费451元后借口上厕所,
下一篇:河南南阳:春色烂漫 踏青赏花正当时

河南建材投稿 | 河南建材编辑部| 河南建材版面费 | 河南建材论文发表 | 河南建材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河南建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